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8月1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加强思想引导,注重研究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8月18日,《新华社》)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曲折中前进,是历史的必经路径。就如同,生活并不是总是一帆风顺,生命也总不是顺心如意,在人类对于更高文明的追求中,文明越是繁盛,阻力就越是巨大,需要的努力,也就越是加倍。但是,尽管困难重重,人们的探索精神并没有被观念、世俗所禁锢,于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现代科学破除了迷信,中国从封建走向了现代。
每一次的历史变革,往往都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历朝历代,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变革,而那些成功变革的朝代,往往都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绩。商鞅变法,开启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强国之路;武则天变革科举制度,推动了大唐的繁荣富强;近现代图强变革,代代累计,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的开放思想基础。历史的实践表明,安稳总是相对的,长的几百年,短的几十年,但是变革却能让我们所求的现世安稳,变得更长,更不会被打扰。
明晰了历史,再来看今日的改革,面对的一切阻力,似乎都不足为据。改革开放,已经充分论证了,改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改革之后我们面临的广阔发展前景;而近年来的改革成就,则彰显了改革之路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在历史逻辑上,改革适应中国的基本国情,改革的目的有利于国计民生,改革的终点汇聚了全民梦想,在此基础上,改革的成功结果,已经是明晰的。
改革不会失败,但是改革路上,必然会面临着很多的“硬骨头”。每一次的社会改革,其实都是对国家的原有的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一种洗礼。与工业革命不同,那时候的改革,我们的国家是被动接受者,这让我们因为起步晚而狠狠的被历史嘲笑了一番,甚至导致差点国破家亡的被亡国的危险;现代的改革,我们在掌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情况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手握着改革的利器,改革路上的路障,需一步一步的用踏实的改革举措来清除。
改革要乘风破浪,需要我们全民坚定信心。我们常说,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对于改革来说,则是我们的信心有多坚定,改革的成果就有多么的显著。在改革中,势必会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或为利益受损者,或为杞人忧天者。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对于改革的信心,要比金子还珍贵。对改革有信心,我们就可以与改革同步,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成为中国梦想的铸造者;反之,我们就会在思想和行动上,一步落后,步步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们就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改革浪潮已经扑面而来,我们当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梦想,在一步一步的追求中,就会变成一幅幅盛世图景,缓缓铺开。(特约评论员杜翼)